矿物知识

狼鳍鱼基本介绍
日期: 2015/6/9  /  点击: 2595

  狼鳍是原始的真骨鱼类,种类很多,为生代后期、地区的特有鱼类。据相关资料介绍现已绝灭。多数种类牙齿较小,可能以浮游生物为食,但中华狼鳍鱼(Lycopterasinensis),狼鳍鱼(Lycopteragansuens)和室井氏狼鳍鱼(Lycopteramuroii)的牙齿略大,可以捕食小昆虫和卵。狼鳍鱼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。是我国西票市数量最多,是我国分布最广的鱼类之一,狼鳍鱼一般保存完好,属静水环境下的原地埋藏。从化石埋藏的密集情况看,该鱼似有群游的习性。狼鳍鱼在辽西主要分布于县组,该鱼是中生代后期东亚地区特有的水鱼类,广布于西伯利亚、蒙古、朝鲜和我国北部水域,为热河生物群的主要成员。鳍鱼还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真骨鱼类。

  狼鳍[qí]鱼体长一般在10厘米左右,身体呈纺锤形或长纺锤形。背鳍狼鳍鱼化石位置靠后,与相对,其前有上神经棘。头部膜质骨具有薄间光质层,尾正型,圆鳞。牙齿尖锥形。十分罕见。

  狼鳍鱼还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真骨鱼类。自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,在我国一般把含狼鳍鱼的地层确定为晚侏罗世,以狼鳍鱼群的消失作为划分侏罗纪与白垩纪的界线。但是,研究介形类,古植物和一些其他门类的学者一直把狼鳍鱼层的时代看作早白垩世,争论持续了几十年。因此,狼鳍鱼备受地质古生物学家的关注。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,许多古鱼类学家认为狼鳍鱼的生存时代为晚侏罗世至早自垩世,而最新的观点认为其时代为早白垩世。